虽有市场眼光却没有版权意识,辛苦原创的作品一面世就被人抄袭——这是汕头市华莎驰家具家饰有限公司曾经面临的窘境。在汕头市版权局的指导下,该公司逐渐认识到版权登记对企业的保护作用,开始将作品图纸进行版权登记,仿冒品随之越来越少,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。尝到甜头后,该公司规定每件新产品在推出市场之前都必须进行版权登记,目前拥有及正在申请版权的产品已有60余个。从对版权“不感冒”到认识版权,再到意识到“版权创造财富”,该公司已在“版权兴业”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。
在汕头市,像“华莎驰”这样的企业并不在少数。“在我们走进企业开展宣传之前,很多企业对版权的认识几乎为零。他们以为版权登记只与音像、影像、书籍等作品有关,却不知产品创作也拥有版权。”汕头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,根据相关条例,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即产生版权。但即便如此,版权仍极易受到侵害。而对版权进行登记,就像是为作品加上一层“保护膜”,当作品遭遇侵权时能够成为维权证据。在“山寨”成风的当下,版权登记无疑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。推动更多企业认识、运用版权相当有必要。
为此,汕头市版权局主动对接企业需求,每年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走进企业作专门的宣传指导,开办培训、讲座和专栏等,不遗余力鼓励企业进行作品创作和版权登记。特别是今年汕头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“积极创建版权兴业示范基地”的工作要求后,该局全面推进“版权兴业工程”,从今年开始,在全市企业开展了“汕头市版权兴业示范基地”评选活动,意在通过几年的努力,在全市建立一批具有较强版权自主创新能力,作品创作的质量高、数量多,版权管理、保护和运用的能力与水平较好的示范基地。不少企业纷纷积极学习版权管理知识并在经营中加以应用,推动企业持续科学发展。
广东天亿马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。在该公司的荣誉展台,“全国软件正版化工作示范单位”、“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”这两块牌子特别显眼。公司副总经理高俊斌说,作为IT企业,公司一直将版权及其应用作为发展重点和产权管理核心,在不断完善健全版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,将其应用延伸发展到其它业务,全力打造“版权兴业”经营模式。近三年,公司版权登记从原来9个增长到63个,软件研发转化应用率达30%。
另一家企业、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利用版权登记为自己“撑腰”。公司法务部经理黄穗生告诉记者,版权对于首饰行业来说尤为重要,为此他们设立了专门机构,配备管理人员对口版权事务,对公司版权予以全面保护。除了对产品进行版权登记外,门店设计、包装设计、员工手册甚至用于快件封口的胶带也不放过。而恰恰是为胶带进行版权登记这一举措,在去年出现快件遗失时,为保险索赔提供了依据,挽回了企业的损失。
企业对版权管理的日趋重视以及对版权价值的进一步挖掘,加快了汕头市“版权兴业工程”建设步伐。数字最能说明问题:在今年开展的汕头市级版权兴业示范基地评选中,5家版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获得授牌。与此同时,在今年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扶持资金扶持的15家企业中,汕头市就有5家企业入选;在600万元的扶持资金中,汕头市5家企业共拿到了220万元。
“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初审、指导申报及收件效率,更好地服务企业进行版权登记。”汕头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除软件外,版权登记均由国家授权省一级版权管理机构进行批准,市一级版权部门作为代理,由市版权局在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受理申报业务,企业从提交申请到批准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。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,汕头市版权局也将进一步打击侵权盗版,加强版权保护力度,推动我市版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作者:杨可 来源:汕头日报 发布时间:2015年10月20日